转自:青瞳视角
北京2022年冬奥会让世界再次见证了中国力量。如何传承好冬奥遗产,带动周边村落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后冬奥时代”的关键议题,也是当代青年人应该思考的课题。这个暑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揽冬奥文明之基,拥传统非遗之情,寻村落发展之新路径”实践团再次走进延庆冬奥村,通过深入调研,探索冬奥遗产带动周边村落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同时,搭建网站、设计文创,借助新媒体技术帮助商家销售,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假期中,实践团按照前期准备的项目策划有条不紊地开展调研,他们的足迹踏遍了里炮村、岔道村、冬奥村等11个村落。在里炮村,他们针对当地的民宿建设、民风民俗及旅游设施等多方面展开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里炮村可以在果村果蔬种植和生态观光旅游上“大做文章”。在岔道村,他们发现该村临近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具有有利的地理位置,也可以借势发展旅游业。
在冬奥村,实践团注意到,经过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洗礼”后,冬奥村如今今非昔比,冬奥村作为重点村落,对于带动周边村落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团经过详细的市场分析,规划冬奥村与周边4个村联合建设旅游示范区,利用冬奥遗产带动周边发展旅游业,赋予冬奥遗产新的内涵。这一想法得到了冬奥村王文经理的充分肯定。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做宣传也无人知晓。于是,实践团为延庆搭建了一个全新的网站“云游延庆”,该网站不仅可以展现延庆区的美景、提供延庆的交通路线、展销当地商家的产品服务,还能实现游客云端旅游、线上预约下单商品等等。“在推广延庆景区风景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帮助当地商家增加了产品销售量,让旅游业带动了乡村振兴“,中石大(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学生王冰说。
网站搭好了,传统村落还应该有自己的IP,实践团深入挖掘传统村落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底蕴,从传统村落本身找寻灵感,打造具有传统村落特色文化的非遗文创产品,并设计销售卫衣、拼图等18种文创产品,最终,销售量达465件,营业额近两万元,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这个暑假,实践团硕果累累,他们发放问卷1100份,涉及六个区,55个村落,采访当地村民50余人,获得了丰富的调研数据,最终撰写出《基于北京旅游接待设施承载能力需求,探索传统村落与乡村文化保护利用新模式的调研》、《基于延庆旅游现状,探究建设利益共享的乡村旅游关系网络协同治理结构的调研》两篇调研报告,为村落文化保护、开发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解决途径。
乡村振兴绝非一朝一夕,旅游兴旺也绝非一蹴而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揽冬奥文明之基,拥传统非遗之情,寻村落发展之新路径”实践团将继续凝聚青年力量,持续关注乡村旅游发展,探求乡村振兴新路径,让冬奥遗产惠及长远,让传统村落持续发展,让乡村振兴永葆活力。以青年之力助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通讯员 杨子骥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