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节期间,星图金融研究院推出“春节特辑”系列,聚焦投资领域常见的指标/策略进行剖析,共计8篇文章,以飨读者。祝大家春节快乐、兔年大吉。】
在股市技术分析领域当中,均线指标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素有“A股的筋络”之誉。打开任何一款交易软件,映入眼帘的除了红红绿绿的K线外,一定还有不同颜色的均线。
所谓均线,又叫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常简写为MA。它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价格平均值连成一条曲线,以此来显示股票价格的历史波动情况。均线的计算方法是将最近N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加总后再除以N,这一数值会随着每一天收盘价格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故而才被称为“移动平均线”。
以5日均线为例:假设某家公司之前4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20.00元、20.12元、20.30元、20.25元,而今天的收盘价为20.53元,那么对应今天的MA5数值就是用今天的收盘价加上前面4天收盘价,然后除以5,即20.24元,往后以此类推即可得到一条平滑的MA5均线。
按照分析周期的不同,均线大致可以分为日均线、分时均线、周均线、月均线等类型,这当中日均线是最常使用的均线。而按照分析周期的长短,均线又可以分为短期均线、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三类。比如,MA5和MA10为周线和半月线,是短线进出依据;MA20和MA60是月线和季线,可以用于中期的参考;MA120和MA250则是半年线和年线,属于长期参考指标。
均线有哪些特性呢?
首先,均线可以反映趋势,继而引导价格走向。
一般来说,如果均线按照短期、中期、长期的次序自上而下排列,并且整体方向向上,那么这种形态就叫做多头排列,其含义在于上升趋势已经形成,后市以看涨为主;反之,则是空头排列,表明下降趋势已经形成,后市继续看跌。例如下面两个个股,就是典型的多头排列和空头排列。
其次,均线具有滞后性和稳定性。
根据均线的算法,需要先有收盘价才能计算出当日均线的数值,因而均线是滞后于K线的,且价格的上下波动也会引发当日均线的变动。不过正是因为均线整体的滞后,其形态走势才会比K线更加稳定。
最后,均线具有“吸引力效应”,以及压力和支撑的属性。
这里不妨借助具体案例来加以说明。透过下图可以发现,这家公司股价在下跌趋势中,K线整体在MA20下方运行,只要偏离MA20过远,就会被“吸引”回MA20附近,而每次股价反弹至MA20附近,似乎都会被压制回来;当下跌趋势转为上涨趋势后,K线整体在MA20上方运行,只要偏离MA20过远,同样会被MA20“吸引”回来,而每次回调到MA20附近时,似乎都出现了止跌迹象,这便反映出均线的支撑和压力效果。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从成本的角度来理解。
如前文所述,MA20为过去20个交易日收盘价之和的平均值,该数值也可以近似看做是过去20个交易日里持股者们的平均建仓成本。在该案例中,当股价处于下跌趋势时,多数人都处于套牢的状态,持仓成本大多高于当前的股价,他们舍不得割肉时,股价的抛压就会减轻,同时由于偏离MA20过远,一些激进的短线交易者便开始介入博弈一个超跌反弹,于是公司股价便掉头向上。一旦股价反弹至MA20附近,就会让部分套牢者回本,他们好不容易解了套,大概率倾向于保本出局,从而加大了抛压,让股价继续掉头向下,反映在图形上就是MA20的压力效果。至于该案例中的公司股价在上升趋势中,MA20如何起到支撑作用,各位不妨自行思考一下。
在具体实践中,均线又该怎么用呢?关于这一问题,美国投资专家葛兰威尔(J.GranvilleRules)提出的八大买卖法则是业内普遍认可的答案,具体如下:
(1)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价格从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为买进信号;
(2)价格在均线之上运行,回调时未跌破均线后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时机;
(3)价格在均线之上运行,回调时跌破均线,但短期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4)价格在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均线太远之时,极有可能向均线靠近,此时为买进时机;
(5)价格在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均线愈来愈远,说明近期内购买者获利丰厚,随时都会产生获利回吐的卖压,应暂时卖出;
(6)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价格从均线上方向下跌破均线时,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
(7)价格在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突破均线,且均线跌势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为卖出时机;
(8)价格反弹后在均线上方徘徊,而均线却继续下跌,此时宜卖出。
不过话说回来,同其他技术指标一样,均线也只能作为辅助,而不是指导买卖的核心准则。特别是在各个板块快速轮动的行情之下,均线滞后性的缺陷会被急速放大,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可能还没来及反应,股价就已经跌了不少了。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迷信均线指标,而是应该建立在充分理解行业和公司基本面的基础上,再借助技术分析指标来判断行情走势或是寻找买卖时机,如此才能获得理想的收益。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专门备注外,本文研究数据由同花顺iFinD提供支持】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