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草原牲畜智能养殖创新基地:推进草原牲畜智能养殖,建立智慧农牧业系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产学研融合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按照“科创中国”建设“求实效、植内涵、提质量、筑生态”的总体要求,面向全国组织开展认定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工作。

近日,根据《“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建设实施与管理办法(试行)》(科协办函创字〔2022〕57号)《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推荐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的通知》(科协办函创字〔2022〕60号)要求,经评审和公示,194家单位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获得认定的创新基地进入建设阶段,建设周期为2022年至2024年。

我们将陆续刊发首批入选基地简介,展示基地风采。

依托地方特色、兼容并蓄、协调发展、改革创新的草原高校

内蒙古科技大学前身为1956年建校的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积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依托地方特色产业,以科技为创新动力,探索高质量建设和发展产业链的道路,高度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其近五年科研获奖位居内蒙古高校前列。

创新草原牲畜智能养殖,推动我国畜牧业智能融合发展

内蒙古科技大学依托科研基地组建产学研团队,建设研发中心、培育科技人才、致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地方和行业的协同创新发展,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应用,发挥草原牲畜智能养殖创新基地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推进畜牧业高端、绿色、智能、融合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强化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地方科技经济融合。

践行“互联网+现代牧业”,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现代畜牧业生产

智能牧场新一代智能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

将窄带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畜牧业,研发低功耗牲畜可穿戴设备。研发无人机放牧与监管系统,通过无人机路径规划实现牧民随时随地查看畜群活动状态。研发牲畜智能保定及生产性能测定装备,通过体温、体尺、体重数据的自动采集与测量实现牲畜生产性能测定。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牧场集成应用研究与示范

提出牛脸识别、基于唇纹的牲畜身份识别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研发集牲畜个体身份识别、体尺测量、目标追踪及行为分析、养殖管理为一体的精细化饲养系统。研究基于目标检测与字典学习的牲畜身份识别算法,研究自然场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牲畜体尺测量算法。将上述模型与精细化养殖管理系统相集成,实现智能牧场集成化应用系统研究与示范。

基于全流程大数据采集,完成苏尼特羊溯源大数据深度分析与挖掘的研究与示范

通过对牲畜运动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研究如何全面发现草原牲畜的兴趣区域的模型和方法。并进行基于草原畜牧业牲畜生长数据关联规则挖掘分析。以生态家庭牧场为单位,通过对苏尼特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养殖成本和净利润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研究,指导牧民放牧达到利益最大化。

建立一套草原牲畜智能养殖技术标准,形成智慧养殖新模式

本次依托内蒙古科技大学认定的“科创中国”草原牲畜智能养殖创新基地,在未来基地建设中,将依托“科创中国”平台和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地方影响力深入畜牧产业进行实地研究,主动联系多方主体,积极寻求协同合作和创新发展,紧紧围绕内蒙古和包头市高质量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相关要求,推动草原牲畜智能养殖的转化落地,建立智能养殖技术标准,基于地方畜牧产业特色,形成智慧养殖新模式。努力将“科创中国”草原牲畜智能养殖创新基地打造成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以及智能养殖成果转化的前沿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