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润新语405 | 蔡锡豪:从孙少平看当代农村青年的风貌 ——再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已逝的优秀作家路遥获得“改革先锋”光荣称号,我再次拿起他的巨著《平凡的世界》,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认真地阅读了一遍。前一次阅读,我是当小说来看,而这一次的阅读,是对作家路遥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对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仔细地琢磨,反复地推敲作家写这部百万字的巨篇,目的是为了激励亿万农村青年投身于祖国的改革开放。我越读越为孙少安、孙少平等许多农村青年满腔热情投身新时代、改变农村面貌的精神所感染。尤其从孙少平的身上,更能看到当代农村青年那种精神风貌,他是当代农村青年的代表。

孙少平也许是作者倾注笔墨最多的人。他本来完全可以安居于家乡双水村,和他的哥哥孙少安及父亲一样做个踏踏实实的农民,用他们的眼光去看世界。可他上了县高中,又是非常喜爱读书,这样的农村青年,怎会甘心于落后贫穷的家乡呢。在他的脑海充满着新旧思想的激烈斗争,他既不愿在穷苦的家乡这么平庸地度过一生,又因生活在最底层而无奈。于是他毅然走出家乡双水村,去闯一下世面,想去追寻自己的价值目标。他曾经给自己的妹妹兰香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们出身于贫穷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都带来的好处将一身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要从自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多的生活意义……苦难难道是白忍的吗?它应该是我们的伟大……”。这表白,真是孙少华的人生价值和信仰!

著名的经济学家老前辈费孝通在他的《乡土中国》中,早在四十年代这么描述过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周围的邻里都是自己人,面对陌生人很是热情,身上有着中国农民最热情、善良、淳朴的品格,农民作为一个古老的乡村主题,憨厚老实,朴素无华是他们身上最闪光的品格。”是的,中国农民是最能吃苦耐劳,最诚实善良,最憨厚无华。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笔下每一个农村的人物都无尚不是如此,给我印象最深刻永远难以忘怀的人物,要数孙少平。孙少平这个典型的农村青年,费老所描述的农民传统美德无不在他的身上都能找到。

孙少平身上所体现出不怕艰难,忍得住苦的中国农民传统美德,读来在我脑海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这是我对孙少平的第一印象。

他上初中,为了给家里减少经济负担,不住宿在学校,每天来回二十多里路,早晚在家吃饭,只带一顿午饭。上了高中,每天也不过是两个黑高粱面馍充饥,衣衫褴褛更不用说。但他硬是挺着走完了他的读书生涯,走向了社会。他回乡当起了小学民办教师,但他的身上既有着中国农民的传统本色,也有着由于时代的变迁,不安逸现状,对生活充满进取和挑战的现代青年的特点,决定走出去闯一下。可贵的是,在孙少平的身上,既具有传统美德,又让我们看到了当今时代农村青年的激励奋进,敢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勇于追求梦想的一面。他要独立生活,走出双水村去闯荡世界。他不畏艰辛,他只身来到了举目无亲的黄原,几乎赤手空拳,无异于一丛飘蓬,他担起了揽工活,他以一天一块五的的低价,揽到了“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头,从那道陡坡爬上去,人简直连腰也直不起来,劳动强度如同使苦役般的牛马一样”的苦活,睡在无门无窗的施工楼的水泥地上。后又有好人的帮助,到大亚湾煤矿当起了挖煤工,黑漆漆的井下生活漫长艰苦难熬,一般人是难以忍受,但他以吃苦、耐劳的中国农民本色,锤炼了孙少平的意志,跳动着一颗对事业奋斗拼搏的心,走向自己认为理想的世界。由孙少平想起——当代,我国已有着数以千万计的外来年轻农民工,挺进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等地,以他们像孙少华那样的精神在拼搏着,每当我看到快递小哥从早到晚在马路上飞驰;每当我每天一清早从牛奶箱里取出一瓶鲜牛奶,想起送奶小哥会是天未亮就去牛奶集合点取货,然后一清早送到每家时;更有甚者,空手赤拳来到大城市,现变成中小企业的掌门人那艰辛创业时,好像孙少平就在我的眼前出现。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精神,我们伟大的祖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就需要这样的艰苦顽强的精神。愿这种拼搏的精神世世相传。

孙少平的拼命读书、渴求知识,不断追求理想的精神,对于当代的青少年,乃至已退休了的老人,都是值得提倡的,我们大家都应该要多读书,去认识世界,提升自我。

孙少平不掩饰自己的贫穷,但也不卑亢,他勇于面对现实,去发现自我的价值和尊严,是因为他坚持读书,不断追求理想的结果。他不管生活多么艰辛又多么忙碌,他始终没有忘记读书,在读书中他结识了一位提升他精神和思想的知心人或者说是引路人——田晓霞,读书改变了他的视野,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在高中求学时忍饥挨饿,他沉醉于读书中,在农村教书时,他最感到满足的是,能在学校里读到各种各样的报纸,在揽工时,在煤矿集体宿舍里,即使繁重的体力劳动已使他疲惫不堪,但终日不离书籍。即使他趴在麦秸秆上的破被褥上、在豆大的油灯下、仍能聚精会神地读书,沉浸于书带给他的世界。因为他感到,书能把他从近乎残酷的现实里拉出来,正像他所说的那样,“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的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困苦有着更高的意义的理解,甚至会心平气和地对待欢乐和幸福。”读到这里,我感到,孙少平是当代青年的楷模,他虽然身处社会的“最底层”,但他的心胸很宽阔,内心世界丰富。这里,我就想起可喜的是,我看到了像孙少平那样空暇时间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我旁边的有一所中学,有一位八年级的女孩,很喜爱读书,甚至写起了长篇小说,一部长篇小说《火》已正式出版。但现代的年轻人,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大部头的书或中国和国外名著的已不多见了,都成了手机的俘虏,这种局面应当改变,不管你用什么样的理由去拒绝读书,总比孙少平所处的环境优越多吧!

即便我们老年人也有着读书学习的必要,它除了能扩展视野,还能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还可以延年益寿。正如美国现代建筑学家马蒂亚斯•霍尔维希在《爱上老去》一书中所说的,老年人要“永远保持好学之心”、“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从现在过得更聪明,到未来生活更美好”。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以读书为手段提升生活质量,建设文明世界而共同奋斗吧!我们要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所提倡的全民阅读,这是提升全民族的必由之路。

孙少平的憨厚老实,朴素无华,善良、正义,在书中作者又描绘得如此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感人肺腑。他即使在最艰难时刻,他还不忘按时给读书的妹妹寄钱,鼓励她要好好读书,不忘给父亲寄钱,要给亲人建一座漂亮的窑洞,让父母亲过上幸福的晚年,一片赤诚孝忠尽在其中;他善良甚至到了不为强暴、见义勇为,他为受辱女孩倾囊相助;他为受欺女同学、矿工难友两肋插刀;他不顾贵贱,以真挚之心与老同学田晓霞(省报记者)相爱,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本色,费孝通笔下农民的传统美德。作者描绘得多么尽致。

《平凡的世界》这部巨著,之所以受到长时期的热捧,深受欢迎和喜爱,永不过时。是因为作者不惜着墨不仅表现了历史交替时间具体的变化,更为描写在这古老的大地上的普通劳动者淳朴与勤劳、坚韧与追求。一个作家已去逝二十多年,人们还是那样的怀念他,不断地谈论他的作品,说它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一点也不为过。

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所在,我喜爱《平凡的世界》。

(蔡锡豪,高级教师,79岁,历任奉贤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新建小学和古华小学校长、奉贤县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副校长等职。退休后,聘为奉贤区教育局老园丁讲师团第四任团长,曾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现受邀为上海市老干部局“老小孩网站”博客个人专页作者。)

链接

“和 润 新 语——引领奉贤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沙龙”征稿启事

宗旨:

交流新思想,激发新活力,推动新实践,传播正能量,为建设“自然•活力•和润”的南上海品质教育区集聚人文智慧和创新力量。

要求:

1.主题内容:重点围绕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成果和理性思考等,内容务必为原创。

2.行文篇幅:不求大而全,欢迎文风随和、娓娓道来、篇幅凝练的教育和人文类随笔。最好能选配一些合适的图片等,可读性要强,不要写成学术论文或小结报告。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1500—2500)。

3.征稿对象:全区在职和退休的奉贤教育人,以及关心支持奉贤教育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

4.刊发渠道:每周双休日在“奉贤教育官微”刊发,同时在奉贤教育网刊发,并选择部分在《奉贤教育》、《奉贤教育工作简报》上刊发,并积极向各级媒体刊物推荐。适时将汇编成书。

5.投稿邮箱:fxjyhrxy@163.com。请务必在稿件上署上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

021-37597011

奉贤教育热线

关注

400-920-8761

奉贤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

关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