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初刚落下帷幕的S/S2023深圳时装周上,一场柳州“非遗”与国际潮流相互碰撞的T台秀,震撼了整个时尚圈。柳州市博物馆数十件国家级馆藏文物、侗族“非遗”传承人杨先荣女士的60多件获奖服饰,与国际知名设计师单品相融合,演绎出了跨越时空的“非遗美学”大秀。
这也是深圳兰腾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达成的共识,将民族传统服饰和“非遗”文化,用更时尚、现代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柳州“非遗”服饰在深圳时装周上震撼登场
柳州妹的“非遗之路”
这场“非遗服饰T台大秀”的设计者是“80后”柳州妹施兰冰,也是深圳兰腾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施兰冰生长于风景优美、朝气蓬勃的柳州。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谈起自己的家乡,她都如数家珍,朋友们笑称她为“柳州文化宣传大使”。
在创办深圳兰腾文化公司之前,施兰冰拥有很多头衔——知名汽车品牌负责人、国际集团商业顾问、高级侍酒师……她还曾受意大利副总理的特邀访问意大利。
大学毕业至今,施兰冰说自己一直在“跨界”,尊重规则的同时,又不断打破框架与束缚,创造出更多可能。然而,传播“非遗”文化的梦想,始终沉淀在她心中,是她念念不忘的情怀。
早在2019年,施兰冰就想把中国的“非遗”文化带到米兰国际设计周,但因工作冲突未能如愿。今年8月,得知深圳时装周开幕在即,她立即决定借势造势,在时尚领域以《非遗未来式》主题活动来推广非遗文化。
身边的朋友得知她的想法后,纷纷劝阻,他们觉得“非遗”虽然有温度有内涵,但难度系数极大。
但施兰冰认为,这就是她坚定要走的路。“很多人好奇我为什么会做这件事,我认为这是我血脉中流淌的民族文化与温情,对美的执着与热爱,不拘于世的态度……人终将回应内心最真挚的声音。”施兰冰说,“我不是服饰的生产者,但我是市场的运作者和推动者,是非遗文化的推广者和弘扬者。”
她最先接触到的是贵州和湖南的“非遗”:“感觉那边的非遗氛围更加成熟和活跃一些。但考虑到我是柳州人,一直想为家乡做些事,现在是时候了。”
8月14日,施兰冰回到柳州,首站拜访柳州市博物馆,“借出”数十件馆藏文物。这些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的珍贵织锦、绣片,将按照她的理念,用现代、时尚的方式,让民族艺术和传统工艺重回大众视野。
“非遗”是民族的底气和自信
施兰冰还亲赴融水、三江,一家家拜访非遗传承人,甚至住到非遗传承人家里,了解织布、蜡染、刺绣、图腾、纹样的制作。看着华丽精致却要耗时数月甚至数十年才能完成服饰,施兰冰觉得,这些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然而说服非遗传承人去参加深圳时装周,也并非一帆风顺。施兰冰接连遭到拒绝,但她并没有放弃,最终凭着不懈的努力,打动了三江侗族的“非遗”传承人杨先荣女士,她分两次挑选了杨先荣的多款服饰,赶赴深圳时装周,并邀请杨先荣和她共同登台。
施兰冰与杨先荣共同登台。
淳朴的杨先荣也让施兰冰想起了自己的爷爷:“我爷爷是八级裁缝,当年被服厂的‘镇厂招牌’,一张大大的相片挂在厂门口,很多知名人士都亲自登门找他做衣服……”
施兰冰年幼的时光,每晚都听着爷爷踩缝纫机的声音入睡,清晨闻着奶奶带回的花香醒来。爷爷制作衣服时,奶奶会在一旁帮忙锁边、钉纽扣。如今,每当看到一件件非遗服饰和老物件,她都有种很深的感触。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非遗服饰T台大秀”,也是施兰冰对爷爷的一种致敬,“我的爷爷已经不在了,但我会把每一位具有工匠精神的非遗传承人,当成爷爷奶奶去敬爱”。
从筹备到展出这一个月的时间,施兰冰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如何在保留原汁原味的民族风的基础上,用现代的角度与时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让大家喜爱、接受,甚至觉得穿上它是引领新的潮流,从而培养文化的自信和认同。”这是施兰冰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最终在T台上,那一件件做工精美的织锦绣片,那一套套色彩绚烂的盛装服饰,搭配着国际潮流元素,融合成30多套时装展现出来。为史诗般的非遗文化,注入了时代的新活力。
秀场大获成功,业内好评如潮。现场的观众反响热烈,走秀的模特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让柳州“非遗”文化走向更大的舞台
在接到施兰冰的邀请前,56岁的杨先荣没想到,她还有机会登上这么大的舞台。
施兰冰、杨先荣与深圳时装周模特及特邀人员合影。
杨先荣是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第二代刺绣传承人,凭借着高超的侗绣技艺,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江侗族服饰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户”的称号,她和许多非遗传承人一样,面临过技艺失传的危机、被新一代冷落的无奈。
在县政府与爱心企业的帮助下,2016年杨先荣在三江县城开办了侗族服饰工作室,亲自为30多个徒弟传授技艺,村里人亲切地称她为“绣娘妈妈”。
虽然杨氏侗绣在她这一代得以完整地传承,但她仍忧心未来:“我马上60岁了,现在的年轻人不理解侗绣,很少有人愿意学习。我身边也只有女婿跟着我做侗族服饰,徒弟们有些都坚持不下去了……”
如何让侗族服饰“走出去”,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价值,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杨先荣。施兰冰的出现,以及深圳时装周上的关注度,仿佛为杨先荣打开了希望的大门。
“走秀结束后,很多人过来跟我握手、合影,说这些民族服装实在太美了!”杨先荣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模特展示得如此耀眼唯美,她遗憾自己没能做得更好:“如果还有机会,我会做出更漂亮的侗服!”
深圳时装周的成功,也让杨先荣获得了新的荣誉——11月9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文体广旅局授予杨先荣“县级侗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基地”称号。施兰冰特意从深圳赶到三江,参加县政府为杨先荣举办的挂牌仪式。
传播“非遗美学”,推动“非遗经济”,在市场创新和突破中反哺非遗传承人,这是施兰冰持续努力的方向。她觉得,这次的大秀只是她在“非遗”路上一个巧妙嵌入,未来她还会让家乡柳州的文化,让祖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