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忆厂甸庙会

原标题:春节忆厂甸庙会

  ▌刘景文

  这几天,全国人民都在欢度春节,小时候过春节的许多往事浮现眼前。我小时候在厂甸一带读书,小学在汇文五小(后改名沙土园小学),中学就读师大附中,因而对厂甸比较熟悉。

  旧时,庙会多半是以寺庙为名,如京城的白塔寺庙会、白云观庙会、隆福寺庙会、护国寺庙会等。那厂甸庙会是怎么以街区为名的呢?“厂”是琉璃厂(烧制琉璃砖瓦),“甸”是郊外的空地,叠加一起就是“厂甸”。后来又以它命名这片街区。不过,追根溯源,厂甸庙会并没有离开庙宇。当时,烧制的琉璃砖瓦供宫廷御用,既求窑火旺盛,又要避免火灾,遂在砖瓦厂建火神庙以祈禳吉祥。琉璃厂的火神庙始建于明,清代重修,如今还留有部分建筑,位于和平门外琉璃厂东街29号,上有“敕建火神庙”金字匾额。

  当年,厂甸庙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举办,地点就在这片空地。厂甸庙会曾经是京城规模最大的庙会之一,春节“逛厂甸”是老北京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厂甸庙会一度中断,2001年春节恢复。后来,厂甸庙会的主体民俗娱乐区移至陶然亭公园,火神庙则不定期地举办艺术展览等文化活动。

  厂甸庙会的特点是杂而有趣、有味儿。吃的、玩儿的、看的、用的、收藏留念想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不具备的。庙会上还售卖年货,如春联、福字、中国结、红灯笼等,以增加节日喜庆气氛,祈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拉洋片,它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如今基本绝迹。道具为一侧装有镜孔的封闭木箱,灯具在内照明,几个人坐在大板凳上隔孔窥看。箱内有几十张图片,描述封神、三国、刘海砍樵之类的故事,一旁的艺人边拉动线绳调换箱内图片,边有腔有调地说唱戏文故事。

  逛庙会,当然少不了吃,年糕、元宵、豆腐脑、豆汁、艾窝窝、驴打滚、煎灌肠、茶汤、面茶等一应俱全。在露天的宽桌上,一把二尺高的冒着热气的龙嘴大铜壶,被摊主擦得锃亮,它用来冲调茶汤和油炒面。游客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认识不认识的都要聊上几句。

  老北京的面茶用小米面、糜子面熬制,颜色金黄,质地细腻,味道香浓,是一道非常可口的风味小吃。调理面茶的过程也是烹调技艺的表演,面茶盛到碗里,芝麻酱用香油调稀,摊主用筷子高高提起拉成丝状,淋洒在面茶上,中间还要掉转两三次碗的角度,形成密密麻麻的箅子般的图案。芝麻、花椒盐装在竹筒里,竹节钻了几个小孔,在碗上撒匀,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茶就呈现在食客面前了。众人围观摊主麻利精准的手艺,摊主则面露得意之色。

  面茶的吃法也有讲究,不用勺,吸溜着喝,碗内面茶随着滑动入口,吃完,碗内是干净的。

  当年的厂甸庙会还是文化传播的场地,它周边有海王邨和荣宝斋、邃雅斋、汲古阁等众多古籍、书画文玩店,使得庙会有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民国时,很多文化名人流连其中。

  现在回想起来,庙会上会卖一些特殊的商品,而不是百货公司的商品大搬家,这或许是老百姓喜逛庙会的主要原因。有些年货只在正月初一至十五出现,又只在此地有售,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儿了。错过了,没辙,只能明年再来吧。厂甸庙会有哪些独特商品呢?举几个例子。

  现今常见的小糖葫芦,是冬日里随处可见的零食,而大糖葫芦则是年节食品。厂甸庙会上的大糖葫芦与这些“小兄弟”有三点不同:一在尺寸,大糖葫芦有三四尺高;二在材料,大糖葫芦不用竹签而是用荆条串成的;第三点最重要,大糖葫芦蘸的不是白糖冰糖,是金黄锃亮的糖稀,白糖只甜不香,饴糖的甜透着浓郁的麦芽香。还有一个特点,大糖葫芦不剔除山楂核,透着一股粗犷和原生态。大糖葫芦顶端插上两只彩纸小旗,举在手里很风光,看着就那么喜兴。

  另外庙会上还有不常见的玩具风车,比如秫秸秆扎的风车,彩纸风轮连接小鼓,风轮转动带动小鼓嗒嗒嗒响。这种风车有八轮八鼓、十轮十鼓等多种样式,风轮多少,是风车定价的依据。这些都是厂甸庙会标志性的商品,大老远见到举着大糖葫芦、玩具风车的,甭问,一准儿是逛完厂甸回家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