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锣湾希慎广场的所在地,原是一座大山,其涵盖范围包括边宁顿街、礼顿道、轩尼诗道及渣甸坊,经过大概五十年的移山工程后,终于变成一片广阔的地皮,其中一条街道名为利园山道,位于利园山的西侧,不仅见证了铜锣湾发展的同时,亦验证了教科书所标榜的移山填海真的存在密切的关系。
约五十年代中期.轩尼诗道东望,右方尚见余下的利园山石壁,左方唐楼原为渣甸仓,七十年代末期逐步改建为商业用途。
这座山原称东角山,开埠之初由渣甸洋行连同东角大段地皮一并购入,二十年代,东角山地皮首先届满,地权辗转由苏格兰商人拥有,华人利希慎以当时巨资三百八十多万元购入东角山,自此山名改称利园山。传说有谓利希慎拟用利园山种植鸦片,然而根据当时地产市道逐渐勃兴,更可信的是购入地段发展住宅图利。数十年过去,希慎兴业以利园山地皮发展商厦,获得可观的利润,可见这种估计亦有道理。
约三十年代.利园山上的利园酒家。
利希慎及其子利铭泽
战前,利氏家族先将南面的山头夷平,北面的山头即保留作为利园游乐场,无论烟花、粤剧、讲经会及名流晚宴,色色俱备。利希慎曾在该处宴请港督金文泰、前清大儒赖际熙及香港爵绅等,成为雅聚之所。
战后,移山工程继续进行,目的将轩尼诗道以南的山头全部夷平。在移山的过程中,曾有岭英书院在该处设校,亦因发现片场有道具观音而吸引善信膜拜。在二战前后的移山工程中,政府原本选用利氏家族的山泥,作为填平北角海滨的材料,可是,由于当局食言,其后山泥成为填平南区及柴湾的用料。
时至今日,极大多数香港人走过希慎广场,十中八九,也忘记了此地原有一座大山头了。
二十世纪初期.东角山上的渣甸大班宿舍。
约五十年代.利园山道。利园山道原称利园街,图左可见利园山仍未夷平。
七十年代末期.轩尼诗道西望,左方为兴利中心地盘,其时利园山已经夷平。
约五十年代.利园山道。利园山道原称利园街,图左可见利园山仍未夷平。
七十年代末期.轩尼诗道西望,左方为兴利中心地盘,其时利园山已经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