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蒲江:身栖田园 心向雪山

如果从万米高空俯瞰成都平原

你会发现成都西南60公里的蒲江

宛如一道绿色屏障

巧妙地串联起了起伏的丘陵与壮阔的雪山

这座绿色掩映的小城

如同一位隐居的居士

在乡野之趣与烟火之气间

穿越千年的时空

身栖田园 心向雪山

▲成都蒲江航拍

自公元554年

蒲江河流域正式设广定县伊始

蒲江距今已有1468年建县史

这里不仅有千年的历史积淀

还有绵延不断的文脉传承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蒲江先民就定居于此

古蜀国时期的蒲江

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明

蒲江出土、刻有“成都”二字的青铜矛

印证了成都之名2500年不变的厚重历史

▲成都矛

秦汉以降

蒲江人“勤于耕桑,力于矿炭”

生产的铁器、井盐、茶叶

成为南方丝路上的“抢手货”

汉代

蒲江井盐得到大量开发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载

“孝宣帝地节三年,

罢文山郡,置北部都尉。

时又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

增置盐铁官”

蒲江出土的官方铸造“牢盆”

是中国唯一留存的汉代大型煮盐盆

蒲江还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顾炎武曾指出

“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唐时“茶圣”陆羽的《茶经》

记录产茶43州

“邛州”地区便为其一

唐宋时

汉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的

茶马贸易兴起

盛产茶叶的蒲江河谷

一跃成为茶马贸易的“咽喉”

▲茶马古道

地之灵,必蕴人之杰

自古以来蒲江人杰辈出

从不乏文人大家

两汉蒲江学者胡安

是司马相如的老师

汉代儒家学者林闾翁孺

博学能文

曾为文学家杨雄之师

南宋著名理学家魏了翁

更是在此创立鹤山学派

创办鹤山书院

让蜀人尽知义理之学

时人赞誉南方共宗鹤山老

以其儒学思想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纵物换星移

依旧泱泱流淌

▲魏了翁作品

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

滋养着一代代的蒲江人

南北朝、隋唐、五代、明清时期

大量的摩崖造像在此“云集”

▲国保单位飞仙阁二郎滩摩崖造像

铜器、陶器、木器、漆器、货币等

大量珍贵文物于此“亮相”

尤其是至今尚未被破译的

神秘“巴蜀图语”铜印成都矛

成为了开启神秘蜀国历史大门的钥匙

蒲砚制作技艺

明月窑制陶技艺

蒲江绿茶(雀舌)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此“群星闪耀”

令这座历史名城于千年岁月中

文脉依旧 熠熠生辉

蒲江地处成都平原西南边缘

属岷江河流域

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自古有“仙山拥峙,蒲水萦环”之形胜

其地貌为“三山”(长秋山和大、小五面山)

夹“两水”(蒲江河、临溪河)

长秋山雄峙于县境南

大五面山横踞于县境北

小五面山横亘于县境中

全境平均海拔534米

县城海拔507米

东西长、南北窄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分为平坝、丘陵(深丘、浅丘)

和山地三种地貌类型

▲蒲江河航拍(李志军/摄)

平坝地貌主要有蒲江河冲积平坝

和临溪河冲积平坝

丘陵地貌主要有大、小五面山浅丘

和长秋山二台浅丘、深丘

山地仅有长秋山山地

乾隆《蒲江县志·地理志》载

“以仙阁长秋擅崇嶐之气象,

铁溪蒲水浮潋滟之波光,

亦大都名胜之品类匹儔也。”

▲长秋山云海(杨波/摄)

凭借独特的地理及环境优势

在蒲江

不仅能瞻仰蜀山之王——贡嘎雪山

还能眺望蜀山之后——四姑娘山

亦能远观成都最高峰——大雪塘

西面和北面还有数十座雪山连绵起伏

耸入云端

从盆地到天庭

世界最大高差之一的视觉盛景

当之无愧

▲日落时的贡嘎雪山与蒲江(罗国建/摄)

因其开阔的地势与优良的天气

在蒲江遥望雪山的天数

已连续多年超过60次

推窗见雪山成为了蒲江人生活的“标配”

无论是惬意的清晨

还是慵懒的黄昏

蒲江人不时抬眼张望

便能制造一次与雪山的浪漫“偶遇”

恰如诗人杜甫在《出郭》中所写

“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峰西”

《国家地理》杂志如是评价道——

“蒲江的长秋山是在成都

观看西部雪山群最好的位置之一”

▲长秋山远观西部群山(杨波/摄)

以雪山为背景

蒲江大地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

自然与人文紧密交织

拥有“绿色蒲江·天然氧吧”之誉的蒲江

如今森林覆盖率已达66.97%

成都第一

▲朝阳湖薄雾

在其优越的生态本底之上

有被誉为“碧水青山,西川明珠”的朝阳湖

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的西来古镇

风光旖旎、人文底蕴浓厚的成佳茶乡

白鹭、灰鹭、白鹳和谐共居的白云鹭鸶景区

▲白云鹭鸶景区水鸟起飞

还有背靠长秋山、怀抱蒲江河的

大溪谷樱桃山

我国目前唯一“活着的邛窑”

明月古窑遗址

以及原始生态与人文景观相生相融的

石象湖生态景区

在独具一格的旖旎风光外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浮沉中

红色的血脉在蒲江

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现代革命先驱张黎群等人

奔赴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刘伦、陈先正等人身先士卒

参加红军长征

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率部出川

英勇抗日 为国捐躯

蒲江最早的中共特支书记宋其康组建

“川东南人民游击纵队21支队”迎接解放

而成都战役是解放战争中

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

蒲江正是其主要战场

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事迹

如今

红色的力量 穿越时空

持续助推这片土地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蒲江这片革命的“先驱之地”

正不断传承红色基因

盘活红色资源

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2020年

作为成都战役主要战场的西来镇铜鼓村

被中组部、财政部正式纳入

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

红色美丽村庄试点

乘着这股东风

蒲江全力抢抓

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机遇

立足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

“一馆一基地”

率先打造成都红色文化地标

先行呈现一馆一基地核心区

目前

蒲江正按照全域5A景区标准

全力推进2万平方米成都红色文化地标建设

持续开发红色教育和旅游文创产品

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蒲江红色文化地标

依托长征国家主题文化公园蒲江段建设

以及李家钰故居陈列馆

一条红色文化体验带正在此加速成型

届时

这里将建成成都红色教育标识地

成渝红色旅游目的地

红色的烙印深深印刻在蒲江大地

并为这座城市注入不竭的发展动力

沿着蒲江明月村起伏的道路

路过大片的茶田

诗情画意的民宿点缀其间

▲乡村风光

民宿的庭院内

客人慵懒地靠在椅子上

喝着咖啡聊着天

享受初秋的惬意

这些客人有的来自蒲江本地

有的来自成渝地区

还有的来自千里之外的沿海城市

只为在此享受“诗一样的生活”

如今的明月村

阡陌交通,生态优美

咖啡馆、书院、博物馆及各类艺术馆

如雨后春笋

▲明月村“新村民”

吸引了来自台湾、北京、上海等

城市的100多位“新村民”落脚扎根

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数以万计

未来随着川藏铁路脉络的持续延展

蒲江将迅速崛起为成都向南向西

对外开放的新门户

明月村的蝶变只是这座大美小城

绿色发展的集中缩影之一

蒲江是

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四川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蒲江公园城市风光

蒲江的发展始终不忘生态的“初心”

绿色的生态本底与舒适的城市肌理

相得益彰

孕育出价值400多亿元的

三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蒲江雀舌、蒲江丑柑、蒲江猕猴桃

作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也是成都唯一获此殊荣的示范区

蒲江位于川西80万亩茶叶基地的核心区域

拥有成佳、甘溪、朝阳湖核心茶叶产区

先后评为

“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

“中国名茶之乡”

▲成佳茶叶产区

柑橘

则是蒲江县农业重点支柱产业之一

“蒲江丑柑”

多次获评成都市最受消费者欢迎

十大优质农产品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

蒲江还是“中国猕猴桃之都”

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

是全球三大黄肉型品种

“金艳”和红心类优新品种“东红”

两个专利品种的种植基地

目前

蒲江已建成茶叶、柑橘、猕猴桃

国家级标准化生产基地45万亩

每年水果产量近70万吨

茶叶、柑橘、猕猴桃三大产区内

生产繁忙

实验基地里新品种正在加快培育

电商直播基地里“蒲江雀舌”

通过一张张订单飞向全国各地

现代农业的发展图景

正在蒲江乡村徐徐展开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近年来

依托良好生态本底

蒲江还大力提升

大地景观和人文景观

建成了茶文化、樱桃观光

柑橘观光园等旅游景区

涌现出成佳茶乡4A景区、铁牛村

麟凤村等一大批全国闻名的

“农业+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目的地

▲乡村旅游示范点位

接下来

拥有超大城市绿色生态稀缺资源的蒲江

将铺展开一幅全新的发展版图——

用5年的时间

加快建设国际田园生态商务区

实现绿色生态的经济文化

社会多元经济价值的转化

探索公园城市在蒲江的乡村表达

重新定义未来超大城市的CBD

郊野办公开启融入自然的工作生活新方式

后记

回望千年激荡的历史

着眼滚烫生活的当下

憧憬无限风光的未来

身栖田园 心向雪山

正是这座大美小城在岁月变迁之中

不变的迷人底色

原标题:这里是蒲江:身栖田园 心向雪山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