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最大的宋代禅院遗址在太姥山,建筑面积曾有5000多平方

        我在大雨滂沱中到太姥山打卡,随缘邂逅了这座有1000多年历史的国兴寺。虽然现存的寺庙建筑大多是1992年在遗址上重新修建,有几片还显得相当苍凉和荒芜,但雨雾弥漫却依旧难掩其主体的气势恢宏,甚至一度令人感到叹为观止。

        “天下名山僧占多”,有着“海上仙都”之誉的太姥山中散落着大小禅寺20多座,晨钟暮鼓,梵音缭绕。可惜雨中路过的国兴寺,未见僧侣也未逢虔诚香客,在湿润的气候中显得格外清幽和恬静。

        据专家考证,它始建于唐乾符四年(877年,由唐僖宗敕建),虽然在岁月蹉跎中几经火灾和废弃,规模却始终大气雄伟。本世纪初,有考古队对遗址进行挖掘,认定它的建筑面积曾高达5000平方米以上,是福建省内现存最大的宋代禅院遗址。

        正如清代诗人林士恭的《国兴寺怀古》诗云:“古刹卓超群,时迁不得闻。只留青石柱,三百六凌云。”考古队也确实发现国兴寺原有的石柱360根,现已出土200多根,还有宋井2口、石塔3座、宋墓一座。从挖掘出来的石柱以及须弥座、古井等可以论证出国兴寺在唐朝确实香火兴旺,据说现在地下仍然埋藏着大量文物。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留言,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

        路过国兴寺的大雄宝殿,广场废墟上还竖立着几根大型石柱,四周更是零乱堆放着数以百计的石柱、石雕、石井、石槽、石刻等。说实话,刚开始我还以为自己是走进了正在施工的工地,而且这些建筑材料都非常粗糙,“好听”点形容就是古朴自然。

        这两口井算是废墟遗址中看上去最完整的古迹,被工匠切割成不规则形状的石条,正好把呈放射状把它们各自围在中间,此种结构风格似乎在我游历过的古寺庙中,也是极为罕见。

        一个人漫步在太姥山下的石板路上,听着细雨跟树叶交织出的淅沥声,时不时还会看见远处古寺古庙或者其它遗址的朦胧身影。可惜当时跟导游走散了,虽然自己也会走近前去探秘溯源,但肯定还是错过了一些有故事的地方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