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昼长夜短。这几日钱塘的夜晚,来得比以往还要更迟一些。钱塘区下沙街道最有名的小吃街——高沙商业街,伴着喧嚣的车水马龙,各家商业店铺的门缝中,溜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
“今天晚上吃什么呢?”小马是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的一名护士。今天她和几个同事趁着休息日,早早地便走进了高沙商业街,准备找一家口碑、味道都不错的餐馆“搓一顿”。
“夏天就是应该吃烧烤配啤酒呀!”一位同事笑着说。
“好!那就吃烧烤,走!”傍晚,小马和同事携手走进了高沙商业街的一家烤肉店。
“这段时间店里的生意比前几个月好很多。”烤肉店店主王秋童和贾雪郊,来自距离杭州2400公里的齐齐哈尔。作为“一天三顿小烧烤,冰镇啤酒喝到老”的发源地,齐齐哈尔各处充斥着烤肉的香味。
贾雪郊对钱塘感受很深:“这里的北方人很多,烧烤、烤肉店也很多,给我一种既亲切又包容的感觉。虽然不在家乡,却充满了家乡的味道。”
2021年10月30日,贾雪郊和丈夫王秋童在下沙的高沙商业街开了一家烤肉店,嘴上说着“不想家”的她,给店铺起了一个标语——“吃饱了不想家”。来店里吃烤肉的北方人却说“老板娘造谣”,他们有一个算一个,都“越吃越想家”。
“不想家”的大部分是本地人,家就在附近。“天太热了,不想在家里做饭。”赵先生既不想在家开火,又想和朋友小聚一下,便与朋友约定下班后吃顿“小烧烤”。
“赵哥第一次来是今年6月初的时候。”贾雪郊说,“现在他算是我们的常客了,一星期有2、3顿都是在这里吃的。”赵先生笑着说自己喜欢烤肉店的气氛,特别有烟火气。
偶然路过的、特意下馆子的,入夏以来,白天“赤日炎炎似火烧”,晚上便成了居民们消暑、休闲的最佳时刻,钱塘夜经济也越加繁荣。趁着这夏日傍晚的暖风,王秋童和贾雪郊的烤肉店营业额也水涨船高。“上个月的月流水比5月份翻了一番,连牛肉的消耗量都多了一倍有余。”
同样因夏日夜经济而迎来高速发展的,还有位于河庄街道的老汤土菜馆。“我们夫妻俩从事餐饮行业有四五年了,2020年来河庄街道开了这家店。”说起自己与餐饮的缘分,老板娘林家慧打开了话匣子,“今年四五月份,我们开始卖小龙虾,好的时候一天能卖100多斤。”来店里消费的食客大多是冲着厨师的手艺而去的,剁椒鱼头、尖椒牛柳、糖醋排骨……点上几盘家常菜,实惠又下饭。“我们就住在附近,约着来吃个夜宵。”晚上9点多,小店热闹依旧。
一座城市的“味道”,往往藏在夜市的烟火气中。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钱塘“夜经济”,让商圈“聚”人气,群众“享”生活。(记者:施诗、沈逸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