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让文化深入人心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要韵律有韵律,要意境有意境,要画面有画面……这首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青花瓷》曾经被一定被很多小伙伴单曲循环过无数遍吧?

喜欢周杰伦的更多的是歌词与旋律的呼应,如诗如画,如痴如醉。

然而这两天周杰伦的歌又上了热搜,这次不是被吐槽听不清,而是听不懂。

台湾媒体人黄智森说:

“我们这些孩子,不出几年,连方文山写的歌都看不懂,周杰伦的歌都听不懂,因为他没有那个程度!”

近日,中国台北前副市长李永萍在这档栏目中讲述了“十年前和十年后,台商对于下一代的不同选择。”

但她最近遇到一位温州回来的台商,他们的孩子全部带到大陆读小学,因为他们觉得台湾的中文已经不行了。

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的今天,台湾一次次更改教材,不断去“中国化”。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台商开始送自己的子女到大陆上学。

在台湾删除文言文的同时,中国大陆一直不断地对中小学教材进行更新改版,不仅仅是对成语、诗词、古典文言文的重视和增增加,更是在去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

知识,不仅要学,而且要学以致用。

看到台湾如此重视古文,小编不免想到现今火热的国学课堂——也就是我们知识科普型研学旅行。

在我们的国学课程中,学生们身穿古装,拿着竹简,读着古文,那一刻就好像回到了几千年前,书院的学生跟着夫子读四书五经,谈诗词歌赋。

我们一直都在说,世界永远是下一代的,那么我们要给我们的下一代什么呢?仅仅是高科技和知识吗?试想一下,别人描述秋天美景,类似“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抒发自己的感叹,而自己却只会“卧槽,好漂亮”、“好美哦,棒棒哒!”来表达会是什么感觉?

身为中国人中华文化是决不能忘记的。悠悠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是知识,是眼界,更是传承。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三纲五常”曾是古时候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现今的准则也是延续以往并加以改善,古有”以铜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学习古文、历史,仅仅是背诵,而是上下五千年,悠悠中国史,正是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造就了我们,那就是我们名族的根,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底蕴。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苏轼 《和董传留别》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