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1933老场坊,阴森诡异,据说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确切位置

昨天,老伴建议,说去1933老场坊看看,天气不错,八月天就是有点热。既然老婆子发话了,那就陪她去呗,说走就走。到现场后,看到的老场坊,在现在高楼大厦的映衬下,显得并不高大,然而沧桑感十分强烈,也依稀能感受到当时的格局与规模,还是令人震撼。

1933老场坊,若不是亲眼所见,真是很难想象宰牲场竟会是如此的惊世诡异之作!

百年之前,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有三座,分别在中国、英国和印度。岁月流逝,如今的上海1933老场坊成了唯一保存完好的建筑,其他的都无从可寻了。

这座宰牲场建于1933年,是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的作品,上海余洪记营造厂负责建造,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这座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伞形柱、廊桥、中心园、花格窗、牛道、空中舞台、法式旋梯是此建筑的几个特色看点。

八角形和四边形的伞状柱帽是该建筑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八角形伞形柱帽主要分布于建筑外围的西侧,方形伞形柱帽主要分布于建筑外围的其他部分。

镂空水泥花格窗主要位于本建筑的西立面和南北立面的西端。窗户的水泥全部是30年代从英国进口过来,坚固异常。

考虑到宰牲工艺气味浓重的因素,窗户全部镂空设计,便于空气流通。同时,窗户正面朝西,与上海常年风向一致,可以更好的达到通风的效果。同时正面朝西的窗户面向西方极乐世界,有让动物死后更好的轮回和超度的意思。

位于中心圆2层到3层之间的法式旋梯一人宽左右,优美的弧形旋转出大的角度。如此大的角度其实是为了工人逃生而设计的,中心圆是当初屠宰动物的地方,动物到此处一般会惊慌失措,为了避免因受到惊吓伤到人,特备设置了大弧度旋梯供工人逃生。

廊桥空间是该建筑最具有特质的特征之一,其独具的魅力来自于建筑光影所形成的神秘而富于变化的空间,是沪上摄影师疯狂追逐的创作基地。外廊桥空间含有四层外廊和相互连接的26座斜桥。当初动物通过这些廊桥进入屠宰区域,每座廊桥的宽度都是不同的,不同尺寸的牛会通过不同宽度的廊桥进入,以达到分流的作用。

中心圆1-3层,是当初进行屠宰工艺的车间。中心园三层之间靠X形的物流楼梯和旋转弧度很大的法式旋梯相通。

现在这三层是创意项目活动区,致力于把中国甚至全球最具创意的活动带到上海来,各种的艺术类活动、公益活动会在这里举行,为公众提供一个零距离接触艺术和享受时尚生活的目的地。

2008年,坐落在虹口区溧阳路的原上海工部局的宰牲场开始蜕变重生,被打造成1933老场坊创意产业集聚区,成为摩登上海的时尚创意新地标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与1933老场坊临街相对的沙泾路29 号占地约1 亩半,建成于1935年,整个建筑为三层(局部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烟囱底座和整幢处理车间具有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

1933老场坊的外墙,有着上海滩特有的经典欧式建筑的历史沧桑,同样也有着现代建筑的潮流风尚。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深切感受它的魅力。据说,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

在手机上编辑的,照片有没有重复的,也照看不过来,如有重复,请包函。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