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座双曲拱桥,竟然是由一个初中还没有毕业的无锡人发明的

中国人对造桥是有文化情结的。以前一个人只要发达有钱了,回到家乡,他的脑子里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这样一个系列的概念来:修路、造桥、建学校。其次,中国广阔的地理空间多变的地形,也决定着中国的桥梁多种多样,桥文化特别发达。无锡人发明的双曲拱桥,就是中国桥文化的又一个代表。

中国的桥,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这是无锡独创的双曲拱桥的雄姿。

一、中国人造桥史上的又一伟大发明:无锡的双曲拱桥。

无锡地处的江南水乡,复杂的水乡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它的桥的数量比中国的其它地方更多、形式更繁复、技术更高超成熟。

在上世纪的60年代,无锡人就创造发明了“双曲拱桥”。

所谓双曲拱桥,是主拱圈由拱肋,拱波,拱板,和横向联系构件几个部分组成,外形在纵横两个方向均成弧形曲线,故而称为双曲拱桥。

双曲拱桥设计图

当时无锡县全县共有3500多座农桥,其中大多数是临时木桥,就是在两根木头上面摆几块木头板。有的桥板缺了板烂掉了,老太太过桥要爬过去;小孩子牵了牛要过桥重了点,甚至连牛和小孩子都会掉下了河里。

当年的人代会上,有60%以上的提案都是要求修桥铺路的。在这个有着强烈需求的大背景下,聪明的无锡人发明了双曲拱桥。

二、发明这种拱桥是一个初中都没有毕业的年轻人,他叫苏松源。

现在大家都知道无锡人不差钱,年GDP达到了12370亿,在南禅寺建一个厕所眼睛不眨一下就可以砸下去230万(不含地皮)、年运营费还高达120万以上。

但那时候确实很穷,上面拨的钱很少,如果按照永久性桥梁标准进行全面改造,每年所拨费用只能改造二十座农桥,3500座农桥想改造完,最少要改造180年!

有没有办法在只有这么多钱的情况下,又可以很快地完成“想致富先架桥修路”的目标呢?这时候一个叫苏松源的年轻人出列了。

苏松源

苏松源是一个初中也没有毕业的年轻人,时值无锡改造京杭大运河,要拆除运河上妨碍通航的古代石拱桥,他认真研究了清明拱桥的内部构造,同时又采纳了泥工蔡锡锦提出的利用民间砌坟圈工艺的造桥建议,于是一个大胆的桥梁设计构想在他的脑海里成形了。

在无锡县桥梁队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苏松源于1964年7月,在无锡县东亭板桥浜上建成了“东拱桥”,桥宽1.5米、长13米,单孔净跨9米,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双曲拱桥。

更关键的是,建这座桥只用了15天,花了600块钱。

这座实验性质的拱桥,横向用三根拱肋联结,横向与纵向都成拱形,大家就把它叫做了“双曲拱桥”。

三、10年完成了原本要180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双曲拱桥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苏松源的贡献大了!

“东拱桥”的成功问世,引起了江苏省交通厅的重视,他们请了专家来做“荷载破坏试验”。

测试结果显示,东拱桥能承载相当于一辆解放牌汽车的荷重,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论证,桥梁成功了!

有数据显示,从1964 年至1973 年,仅在江苏省的无锡县,建成的双曲拱桥就多达3977 座,在不到10年的时间,苏松源完成了原本要180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位于无锡查桥谈村的Y型双曲拱桥

1965年3月,苏松源只花了3万块钱,仅用了4个月,就又建成了一座跨径达55米的双曲拱桥“胡埭大桥”。

胡埭大桥

胡埭大桥的建成,引起了全国各地对于双曲拱桥的关注,它上了《上海科学画刊》的封面,被拍成了纪录片,上海同济大学校长李国豪、中国科学院的华罗庚、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以及罗马尼亚、西班牙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都曾前来考察双曲拱桥。

苏松源(1929年出生)后来也成为了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无锡“新虹桥”上了邮票

这就是苏锡运河上的新虹桥,后来改造时被拆掉了

双曲拱桥在当时钢材缺乏、吊装能力薄弱、资金紧张等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迅速地传遍了全国,并被广泛地应用于桥梁建设以及水坝建造中。

中国最著名的双曲桥梁包括“长沙湘江桥”、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引桥,都采用了双曲拱。这种造桥的技术,还被引进到非洲大陆,在非洲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

目前无锡还有不少这种拱桥,但保存完好的已经不多了。

随着现代中国造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物资的极大丰富,这种双曲拱桥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人再造了;无锡现存的双曲也就越来越少了,那些有幸能被保留下来的双曲拱桥,慢慢地将会成为一种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古迹,成为无锡的一种特殊的风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