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933老场坊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半年没有更新微信公众号上的线路了,新的线路是有几条,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者是惰性,一直没有更新。上周我去了一下1933老场坊那边,感觉不错,可以组合为一条两三个小时的线路,在这条线路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四点。

1933老场坊的前世今生(分享我在Warrnambool 屠宰场的工作经历)

虹口港地区两座老洋行的重生(老洋行1913和哈尔滨大楼)

石库门里弄住宅(瑞康里、瑞源里、瑞庆里、常乐里和兰葳里)

人力车夫互助会、嘉兴剧场和嘉兴路巡捕房

大家可以看一看,留个言,要是能凑到一个时间段,我是很愿意义务和大家一起走一走的。

1933老场坊,上海工部局宰牲厂旧址,宰牲场是上海殖民统治的产物。1933年,在新址上建造的现代化宰牲场就竣工了。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采用无梁楼盖,中西融合的建筑风格。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尤为显著,而建筑结构上则采用了中式的“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施工者是民国时代著名的余洪记营造厂。中西文化在此交互融合。当时,全世界大型现代化屠宰场只有三个。

1937年,日本强占沙泾路宰牲厂;1945年,远东最大的宰牲场,鼎盛时期上海三分之二的鲜肉都是从这里流向市场的;1949年,解放后,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更名为上海市第一宰牲场;2002年停产,后来上海房地局一高级工程师在九龙宾馆参加婚礼时,无意发现这所圆顶建筑,开始开发。

据史料记载,建造这个宰牲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墙体厚约50公分,英国进口混凝土,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这栋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建筑内的特色景观包括,伞形柱 Umbellate column, 整栋建筑来源于无梁楼盖的结构设计,超过三百根的宽大伞形柱均匀分布在建筑方形的外围体量中,独立支撑起雄伟的建筑。

廊桥Covered bridge,其独具的魅力来自于建筑光影所形成的神秘而富于变化的空间,是摄影师追逐的创作基地。外廊桥空间含有四层外廊和相互连接的26座斜桥。当初动物通过这些廊桥进入屠宰区域,每座廊桥的宽度都是不同的,不同尺寸的牛会通过不同宽度的廊桥进入,以达到分流的作用。

中心圆1-3层Atrium,是当初进行屠宰工艺的车间。中心园三层之间靠X形的物流楼梯和旋转弧度很大的法式旋梯相通。

花格窗Lattice Window,镂空水泥花格窗主要位于本建筑的西立面和南北立面的西端。窗户的水泥全部是30年代从英国进口过来,坚固异常。考虑到宰牲工艺气味浓重的因素,窗户全部镂空设计,便于空气流通。 同时,窗户正面朝西,与上海常年风向一致,可以更好的达到通风的效果。同时正面朝西的窗户面向西方极乐世界,有让动物死后更好的轮回和超度的意思。

牛道Cattle walk,是1933老场坊的建筑特色之一,当时生产流程和工艺已经跟国际接轨,实行人畜分离的制度。便于动物行走的牛道经过特别的防滑设计,道面粗糙不平,配合有分流作用的廊桥,使整个生产工艺井然有序。

空中舞台sky theater,圆形穹顶的结构增加了视觉冲击,更具空间感。这个舞台已经成功举办过法拉利F1派对、雷达表50周年庆、巴黎艺术设计展、《蓝莓之夜》亚洲首映派对、奔驰新车发布、保时捷60周年纪念、雪铁龙新车发布、世界工业设计日、“NIKE摩天争霸篮球赛”,等众多顶级品牌的精品活动。

法式旋梯Spiral staircase,位于中心圆2层到3层之间的法式旋梯一人宽左右,优美的弧形旋转出大的角度。如此大的角度其实是为了工人逃生而设计的,中心圆是当初屠宰动物的地方,动物到此处一般会惊慌失措,为了避免因受到惊吓伤到人,特备设置了大弧度旋梯供工人逃生。

1930鑫鑫创意园三面临水,始建于1930年,原是一英国商人建造的老货栈。当时请了颇负盛名的英国建筑师设计Anderson Meyer & Co.Ltd设计,外墙及内饰尽显典型的式建筑风格。

哈尔滨路过去叫汤恩路,Thorne road. 来自英国茶叶商人 Cornelious Thorne.

1913年,英国的韦斯特兄弟来到这座远东都会,他们怀揣着”上海梦”,伫立在汤恩路(今哈尔滨路)桥头,规划自己在东方的征程。同年,英商”和记洋行”建成,这座建筑群的百年历程由此展开。之后的洋行经历了多次加建和改造,经历了多重角色,拥有过不同的功能。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还曾是中国第一座制冰厂和上海最大的冰库。2010年,园方从上海牛羊肉公司手上接过了老洋行的接力棒,历时300多天,保留了老洋行最早的结构,拆除了部分后期层叠加建的内容,露出原来英式建筑的风貌。保留有工部局设立的英式风格的消防栓,老式的电器控制箱,百年老台阶,多层次露天阳台,可远眺浦东高楼。

1913老洋行

露天阳台眺望浦东

哈尔滨大楼是旧上海著名的无业游民聚居地,始建于1929年,位于公共租界北区与华界的闸北交界处。原为美国商人开设的汇芳锯木公司,1937年8月,大楼遭到日军炮火袭击,楼顶大部分被掀掉,美国老板丢下工厂溜之大吉,哈尔滨大楼及其附近地盘很快就成为难民、灾民及无业游民的天堂。这里有日本人大量聚居,因而有“日租界”、“小东京”之称。住在这里的中国居民则以广东人为主,大多具有天地会、小刀会等南方秘密结社传统。二战爆发后,犹太人在全世界难觅立锥之地,上海却是东方犹太人唯一可以投靠的自由之都。而两万多犹太难民到上海以后,大都又集中居住于此,因此这里又有“上海隔都”(犹太人区)之称。

历经抗日战争、国民党接收统治时期,此地均无人管理,沦为鱼龙混杂的无业游民聚集地。1951年2月21日,人民政府调动解放军及武装警察,对哈尔滨大楼进行彻底清理,并在此地建立上海市新人习艺场,专门为旧上海留下的无业游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引导其自食其力,走上新的生活道路。

人力车夫互助会,车夫多由进城的农民组成,大多没有受过教育,没有专业技能,只能靠出卖劳力,一旦遭遇疾病、死亡等其他意外事故,家庭就会失去经济来源而迅速陷入困顿。穷困的生活和高额的车租使车夫和车行老板产生矛盾。民国时期,上海城区随着新兴职业群体的出现以及现代劳工权益意识的加强,出现了一些民间自发组织的经济互助组织。这些互助组织为其会员争取了一定的社会利益,为会员的福利保障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其中,1934年年底成立的上海人力车夫互助会是较为突出的一个例子。上海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人力车夫问题尤显突出。据虞廷芳《黄包车在上海》一书介绍:“1937年抗战以前.上海市区有公共租界、法租界以及中国地界(南市、闸北等区)之别,共有黄包车约10万辆之多。”

旧址建于1919年,由亨利·雷士德出资兴建,为车夫提供免费就餐、休息、医疗、培训及家人就学等服务。

嘉兴影剧院由中国二十世纪初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公司之一的Atkinson&Dallas Architects and Civil Engineers Ltd(通和洋行)设计。剧院早前由英商业广地产公司投资兴建,由华人经营,于1932年6月19日开幕,初名天堂大戏院。1935年易主经营,改名天韵大戏院。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嘉兴大戏院,以淮扬剧为主,兼演京剧、越剧、沪剧与滑稽戏等。

嘉兴路巡捕房,工部局警务处1907年设立。曾称:汤恩路捕房,(Thorne road)哈尔滨路捕房, 1932年,曾关押过托派中央常委彭述之、濮一凡、谢少珊等。因谢当即叛变,逮捕了陈独秀,曾关押于此。

开埠以来,上海城市道路有三种类型:其一为老城厢的椭圆型道路,其二是源于欧美的棋盘形道路,其三是江湾五角场地区的放射性道路。如今椭圆形道路演绎成上海的内环、中环、外环快速道路系统;棋盘形道路则成城市道路的主流形态;而嘉兴路地区则有独特的椭圆和棋盘复合型的道路如辽宁路、溧阳路,凸显上海人在中西特长面前善于“杂糅”的特色。

石库门是上海开埠后,中西文化撞击和融合的产物,即欧式联排式格局和中国传统的三合院融合后的住宅。汉语中把围束的圈叫做”箍”,如”金箍棒”,”箍桶””袖箍”(即袖标)。这种用石条围束门的建筑被叫做”石箍门”,宁波人发”箍”字音发的是”库”,以后上海的”石箍门”就讹作”石库门”了。因为该地区处于“华洋杂处,五方共居”的公共租界,在沙泾港的周遭的一片石库门里弄,大多建于1930年代。如今一部分里弄住宅还保留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瑞康里1930、瑞源里1927、瑞庆里1921,常乐里1931,兰葳里1926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