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改革报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是“中国水蜜桃之乡”,栽培历史悠久的水蜜桃产业已形成了早、中、晚熟相配套的30个主要栽培品种体系,种植面积超过5.3万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图为销售人员通过直播带货推介水蜜桃。(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 本报记者 吴 限
□ 见习记者 孟佳惠
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强化抓党建带全局,立足破解基层党建要素分散、动力不足、点面不均等问题,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引领推动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该区已累计组建52个党建联建片区,通过党建共抓、规划共绘、发展共促、治理共管、服务共推着力构建共富新格局,入选“中国基层领导力典型案例”“浙江省乡村振兴十大模式”,被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等国家级党报党刊相继推荐。
抓实“三定”标准
健全联建运转机制
实行党建联建组织架构、联动模式、运行制度“三定”,推动运转标准规范。
定组织架构。推行“1+2+X+Y”模式,即镇街成立1个协调小组或工作专班,每个联建片区安排1名镇街班子成员担任指导员、推选1名优秀村书记或致富带头人为召集人,以若干农村党组织为主体,视情引入其他党组织,形成多领域、动态化的联建形态。目前,已有283个行政村、425家两新单位、12家国企、7个院校的党组织参与联建。
定联动模式。聚焦帮带提升、产业帮扶、区域治理、协作融合、力量整合,推行“强村带动”“村企结对”“校地共建”“毗邻协作”“城乡结对”等模式,细化创建标准,推动多方共建。滕头、金峨等强村结对相对薄弱村,拆迁村联动央企等做法成效显著,党建联建工作铺开3年来全区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长45%。
定运行制度。建立联席会商、项目清单管理等制度,推动项目谋划、推进和评价闭环管理,依托季度联席会议,共商项目进度、协同举措,实行全链条管理。2022年以来,各联建片区明确协同项目53个,年度投资额超10亿元。
聚焦“五共”赋能
激发区域致富活力
坚持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着力推动联建区域内强弱不均、禀赋迥异的各村协同发展、整体提升。
坚持党建共抓。建立党建统领、龙头带领、事务联办、资源联享“两领两联”机制,强化党建统合力。“雪窦山共富”党建片实行“党日联办、帮带共建”,已累计集体开展主题党日14次、共办“七一”活动两次,甄选8名年轻村干部互派挂职,安排老年食堂、民宿集聚村建设等6个重点导师帮带项目,有力提升了联建各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规划共绘。通盘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科学编制整体发展规划,牵引区域协同发展。“桃李芬芳·康美常青”滕头区域党建联建发挥滕头生态优势,制定覆盖联建各村的“六图合一”总规,投资21.38亿元启动未来乡村建设,推动大发展大提升。
坚持发展共促。瞄准有产业基础、规模优势、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共营、市场共拓打造“一域一品”。“金溪五村”抱团竞速完成4000亩土地征收,引进计划投资7亿元的精品蔬菜基地项目,预计各村年均增收超20%。
坚持治理共管。建立“区域大事共商、各村难事共议”机制,定期组织成员村交流民情,大事难事摆上台面商议解决。“东方田园”党建片探索区域协调治理模式,2021年联调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形成了“有事一起上、有难一起帮”的生动局面。
坚持服务共推。统筹成员村公共服务资源,推行区域活动轮值,实现便民服务提能增效。“绿动锦西”片区立足成员村区位优、企业多、人口杂等现状特点,整合服务资源打造片区党群服务平台,统筹调配区域内就业帮扶资源,推动低收入户家门口创业、流动人口集群式管理,帮助2850余名弱势群体安居乐业。
强化“三实”保障
厚植整体跃升基础
加强包联力量、要素支撑和载体设计,有力保障党建联建机制实体运作。
压实工作责任。结合包乡走村,36名区级领导常态化联系指导党建联建片区,区委常委一对一包联党建联建示范典型,落实实体项目跟踪包干,选派90多名第一书记、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入驻指导帮助,集成一线工作合力。
落实要素保障。整合优化资金投入,全区每年统筹约两亿元打造党建联建示范典型,区镇两级财政落实每个联建实体每年不少于5万元的运转经费,深化村银共建,金融和民间资本扶持联盟项目累计达30多亿元。加大用地指标倾斜,全区每年10%的土地指标用于联建项目,累计落实建设用地1200多亩。
抓实争先载体。连续7年开展“百村立功竞赛”,实行项目“定人定责”挂图出征,破难“销号晾晒”争先比拼,进度“红黄蓝绿”四色管理。连续5年召开村社书记季度例会,推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支部大会战”,112名优秀书记上台亮绩,5个市级、12个区级党建联建示范典型创出共富先行基层经验。
“党的二十大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领导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宁波将以深化党建联建机制为重要抓手,从‘盆景’到‘风景’、从规范到示范、从整合到融合,全面推进‘锋领港城’升级版建设,高水平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为加快推进‘两个先行’、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宁波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