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铁初体验

作者:迷糊老张

首先,台北的地铁叫——“捷运”,之所以不叫地铁,也许是有的路段实际是在地面以上的高架的原因吧。初到台北,第一件事儿就是去711或地铁站买一个交通卡——“悠游卡”,类似香港的“八达通”,不但可以座地铁、公交、台铁,还能去超市买东东,有的地方门票用悠游卡还能打折吔~,离开台北的时候可以退卡拿回押金哦,超赞的内~(这种台腔儿好听吗)。其次,台北捷运有自己的文化宣传,包括宣传公共美德和一些文化艺术,在这点上,相比之下北京地铁就做的不像台北捷运那么到位了,宣传品的设计能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品位。第三,高峰时段人虽多,但远达不到北京地铁相片级拥挤水平。

台湾捷运站的内部设计,两层之间采用开敞式,能让月台空间感觉不压抑,值得借鉴。

第一次看到这种半截的防护板,当然台北捷运也有全封闭的和全开敞的。

和香港的地铁差不多,每个站的出口很多。

来张地铁车厢内部,有和窗户垂直布置的座位表明,设计的初衷就是觉得乘客不会暴多。

台北市民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

台北捷运不像北京的地铁以几号线表示,而是以某个站的站名表示,比如“小南门线”、“板南线”。

最新台北捷运图,请注意现在到“台北101”站的线已经通车了,去之前看的几个地图还都没有体现。另外您是否发现地铁线路有的是并行的,所以如果你在并行的站上车去两条分叉后的某站,一定要看好车头的终点站是去哪儿的,这是和北京地铁不一样的地方。

在“台北车站”这站可以买高铁票,并在内部转乘高铁。

捷运站内自助购高铁票,稳们就是在这儿买的去台中的高铁票,可以改签。如果因为其他原因赶不上你买的这次,也可以改签下一班的,只不过就要去自由座席车厢,没有对号入座的票,检票时要工作人员盖章,因为自动检票机不认过时的车票。这点对于自由行来说很好,因为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这次算是比买票时间提前和迟后的情况都体验到了。

深蓝色的座位是“博爱座”,就是咱们这的老弱病残孕专座。平常人再多,也看不到非老弱病残孕去座。

这种设计是不是比咱们简单的标一个“老弱病残孕专座”字样更让人舒服呢。

提醒很温馨。

这就是所谓的台北捷运文化,方文山写的宣传词。

“于车厢内阅读书报时,请避免影响其他旅客,尊重是一种选择,我们的礼貌一直都很温热!”——方文山。我们的“礼貌”有时是不是就不够“温热”呢。

车厢内的诗。

艺术品。

女士夜间专用候车区,虽然觉得台北的夜晚也挺有安全感的。

座地铁时,有一些广告是不是没地方扔?这里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