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州名山之绵山:居福泽之地 展盛世重光

碧瓦朱甍照城郭

绵山路旁郁郁葱葱

沿山小道

绵州城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一山,东山(富乐山)、西山、南山、北山(龟山、绵山)。绵州城处在三江汇流、四面环山的风水宝地中,也正符合了古代人崇信的风水福地一说。本周我们继续为大家解锁绵州城北面的北山,北山常常被人们称为龟山,也被称为绵山。

绵州一州主山

绵山位于城区东方红桥头,这座山头被林立的高楼与郁郁葱葱的大树分割成块状分布,在众多现代建筑与高大雄伟的越王楼的身影中,这座海拔400米的小山不显山不露水地藏身于车水马龙的闹市中。

从绵山路沿山势而上,自北向南傍山而建的房屋烟火味十足,脚下则是奔腾而下的浩浩涪江。令人瞩目的碧水寺背靠龟山,面临涪江,如一位睿智的老者静观绵州城悉数变迁。

立秋后,“秋老虎”袭来,洒满阳光的绵山上依然火热。夜幕降临,越王楼前的广场上,乘凉的老人摇着蒲扇,惬意地享受江风中的悠闲宁静。不远处喧闹的火锅店,生意繁忙。当记者打探起绵山或者龟山时,附近的居民微微摇头说,“大家都知道越王楼,但很少有人知道龟山或者绵山,可能因为这山没有富乐山那么高耸,也没有南山、西山那么出名,所以少有人知道。”

的确如此,相比较城区的富乐山、南山、西山这三座山,隐于闹市的绵山并不起眼,但不起眼并不代表着它不重要。

资料记载,绵山位于绵阳城北边,海拔约400米。绵山自江油发脉延绵百里而来,郁郁葱葱,形似一条巨龙伏卧于涪江岸边。若说绵山是其龙头,老龙山是其龙躯,龙尾巴当然就留在老家江油,而紧依绵州的绵山恰似巨龙口中所含的宝珠,因此一些文史研究者认为该山为“绵州一州主山。”

曾经的城市中心

循着绵山路缓步上行,路旁鳞次栉比的电梯公寓、上百株法国梧桐,为这座小山增添了一丝浪漫情调与现代气息。谁能想象,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代,这里曾是绵州

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越王刺绵州,先作府而后建楼。”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1),唐太宗第八子、文武兼备、富有吏才的越王李贞出任绵州刺史。他选中龟山,修建了越王府(越王宫)、越王楼。他以唐高宗兄长的身份刺绵,自然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按王制行事。据说越王在修楼时颇动了一番脑筋,他参考了长安、洛阳诸多王府的营造规制,根据绵山的地形地貌,依山取势,因势建楼,并亲自督建,最终历时三载修建而成。当时,楼高10丈的越王楼矗立于涪江之畔,一时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列“中国唐代四大名楼”。

史料记载,越王李贞刺绵政绩显著,被历代名宦显贵、文人雅士怀念,越王楼久负盛名。自越王楼修建完工之日起,李白、杜甫、李贺、李商隐、陆游等历代名人都曾登临越王楼,挥毫泼墨,留下了无数千古传诵的经典诗篇,越王楼也被誉为“天下诗文第一楼”。“诗圣”杜甫曾作《越王楼歌》赞美道:“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当年越王楼的非凡气势可想而知。

斗转星移,岁月变迁,盛唐时候气度不凡的越王楼在雨打风吹中已不复存在,如今傲然屹立在涪江畔的越王楼是今人在旧址上重建而来。新建的越王楼为唐式昂斗飞檐歇山式,集阁、楼、亭、殿、廊、塔于一体,在高度、形态和面积上均属国内仿古建筑中的佼佼者。2015年10月,越王楼加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大家庭,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全国15座名楼齐名,它也是四川省首家名楼协会会员单位。

国保单位碧水寺

涪江缓缓穿绵州城而过,绵山之巅的越王楼醒目厚重。视线下移,在越王楼一侧,涪江岸边的绿荫中掩映着几座阁楼,这就是碧水寺所在。古来都有依山傍水皆福地一说,碧水寺便是如此。

碧水寺位于涪江东岸,背靠龟山,正临涪江,倚崖而建。常年滴水入泉下小池,故又名“滴水寺”。始建于唐代,因摩崖造像和刻经而闻名,寺中的石刻圆雕菩萨立像造型精美,保存完好,是四川佛教石窟与摩崖造像年代序列的重要资料之一。因其重要的文物价值,2012年碧水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碧水寺香火绵延,每逢重要的佛教节日,如观音生日等,绵阳城区及周边乡镇的群众会前来赶庙会。

和越王楼是盛唐文化的印证一样,碧水寺更是绵州唐文化最重要的佐证之一,其中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寺里的摩崖造像。据《涪江遗韵:绵阳不可移动文物》一书介绍,碧水寺摩崖造像,位于碧水寺观音殿内崖壁上,开凿于唐代贞观初年,包括大小25个龛窟和《般若金刚波罗密多心经》。造像题材有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西方三圣等,造像精美,保存较好,具有唐初长安样式风格,这在目前同类型的文保单位中也是少见的。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郑金容 实习记者 赵晨曦 文/图

编辑:李志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滚动至顶部